战术博弈:为何阿尔特塔与瓜迪奥拉同样保守却遭遇不同评价?
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 林良锋
生存还是毁灭?
一场高水平的平局赛后,舆论罕见地呈现一边倒的批评态势。通常情况下,采取防守战术的一方即使未能取胜,也会对平局结果感到满意。曼城并非天生擅长摆大巴,最近两场比赛才开始尝试这种战术,效果尚未达到最佳。中超联赛当马丁内利挑射破网时,瓜迪奥拉失望地转身走向替补席,口中念念有词,显然不是在表达赞美之词。几分钟前,瓜帅甚至激动地拥抱了第四官员——后者刚刚举牌示意补时7分钟。或许,这位官员是唯一带着愉快心情离开球场的人。
有趣的足球直播是,阿尔特塔的愤怒程度不亚于其恩师。赛后接受采访时,这位阿森纳主帅被问及中场配置选择时,面带微笑却坚定地表示:“这是我认为最合适的安排!”媒体试图继续追问,却被他果断打断(仍然保持微笑):“我不打算继续讨论这个问题,我认为这是亚冠赛程最佳选择!”全球媒体的赛后评论几乎一致批评塔帅:“过于保守”、“浪费了45分钟”,甚至“首发完全错误!”
令人不解的是,同样是这些评论者,却对瓜迪奥拉的保守战术表示赞赏,西甲直播称赞他终于学会变通,且结果尚可。这种双重标准令人费解。为什么阿尔特塔的保守该受指责,而瓜迪奥拉从第68分钟换下福登开始,陆续撤下边路球员和哈兰德,除了萨维尼奥替换多库是对位调整外,其他换人都是增加防守球员,却获得尊重?欧冠赛程
最终1比1的比分让利物浦成为最大赢家——5轮过后,红军以5分优势领跑,舆论仿佛认为赛季已经结束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悲观。有专家指出:利物浦并非无懈可击,前5轮的胜利包含运气成分。赛季漫长,既然伯恩茅斯和纽卡都能从两球落后追平比分,其他球队如热刺或切尔西,同样可能给领头羊制造麻烦。法甲联赛
阿森纳此前在榜首大战中输给利物浦,本轮不容有失。所有人都期待双方展开对攻,上演一场精彩对决。球迷希望塔帅放手一搏,就像赌徒期待有人全押。如果阿森纳无法取胜,剩余赛季将失去悬念。基恩评论道:“我跟随过的主教练,从克拉夫到弗格森,都是英超直播敢于在关键战役冒险的狠角色,你拥有全欧洲最强大(均衡)的阵容,为何如此保守?”
所谓“旁观者清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。许多在演播室侃侃而谈的专家,若真让他们执教球队,面临生死关头时,大多数都会选择稳妥方案。联赛的英超联赛特性使职业教练倾向于求稳,寄望于领先的对手“迟早会犯错”,整个赛季下来,好运不会一直眷顾领头羊。阿尔特塔必然经过深思熟虑:是否要(这么早)冒险?冒险能带来什么?如果利物浦也有新援(维尔茨和伊萨克)适应问题,何不等哲凯赖什找到状态再全力出击?
从瓜迪奥拉的角度看,上赛季1比5惨败给阿森纳,即便是低谷期的小概率事件,现在也必须谨慎应对。塔帅和瓜帅各有考量,拒绝被舆论左右,这正是职业教练的职责所在。分析这场比赛需要关注三个关键问题:阿森纳上半场是否过于保守?是否还有反超机会?曼城的战术转变会半途而废吗?
第一个问题,关于埃泽为何没有首发。
这有些事后诸葛亮。不能因为扳平比分的进球来自他的后场直传,就认定早派他上场会有不同结果。扳平前,阿森纳也有多次绝佳机会。本轮之前,埃泽代表阿森纳首发一次多次替补,虽有亮点,但尚未达到决定比赛的程度。击败毕尔巴鄂是特罗萨尔和马丁内利的功劳。马丁内利未能上场,埃泽未首发又何足为奇?
下半场阿尔特塔做出调整,攻势立即见效,如果临门一脚处理得当,45分钟足够逆转曼城。说到底,球员未能把握机会(如苏维门迪凌空打高),不能全怪教练。媒体称赞马杜埃凯上半场的表现,称他是唯一有威胁的主队球员。仔细观看比赛,无非是个人带球突破,与队友配合有限,这种赞扬有些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。结合媒体对埃泽未首发的指责,不禁让人感觉这又是一场针对本土球员待遇不公的舆论运动。
舆论背后,是赛前《泰晤士报》炒作西甲主席特瓦斯大骂英超“最擅长毁灭足球和赛事”。巧合的是,利物浦对马竞的首发没有英格兰球员,而马竞一方有加拉格尔担任主力。为英格兰球员鸣不平并非主流,围剿阿尔特塔才是重点。多家媒体赛前发文,称阿尔特塔“总是找借口的日子已经过去,该交出成绩了”。确实,阿尔特塔连续3年获得亚军,除了上任时赢得足总杯,之后投入数亿资金,收获有限。
如果围剿阿尔特塔是早有预谋,客场输利物浦、主场平曼城就是完美的导火索。另一条线索则是说阿尔特塔签下哲凯赖什却忘了要说明书。利物浦的两位亿元先生尚未建功,没有媒体批评,哲凯赖什好歹取得进球,对阿尔特塔的指责是否有些牵强?以我多年的观察,围绕阿尔特塔的舆论攻势,是为了消除唯一能威胁利物浦卫冕的障碍。
为何用不好哲凯赖什?这位瑞典前锋在里斯本竞技是快速反击型中锋,但阿森纳没有配备相应战术。本场比赛,特罗萨尔和马杜埃凯总共只给哲凯赖什送出8次传中,没有一次到位。哲凯赖什跑位积极,但队友如果不主动寻找他,而是总是在外围传导,就算是大罗也无能为力。特、马或许不是传中的主要来源,廷伯和卡拉菲奥里肯定是。可惜这两人要么受到对手干扰,要么信心不足,给哲凯赖什的传中质量欠佳。阿尔特塔的首发安排并无太大问题,赢了就说积极,没赢就说保守,这不就是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吗?不值一提。
阿森纳还有机会吗?
才9月份,急什么。利物浦5战全胜,运气成分不小。该队引援也有失误:伊萨克远没有格伊那么急需。之前客战纽卡,戈登踹中范戴克小腿被罚下,把斯洛特吓得不轻。如果再有什么冒失球员动作过大,伤了世界级中卫,卫冕前景就不乐观了。同样吃紧的还有防守中场位置。赫拉芬贝赫现在是利物浦前5轮的三甲劳模之一。他需要休息吗?会受伤吗?这两人都没有同等水平的替补,而阿森纳正好相反。
打持久战,比的是耐心和风险控制。强强对话并不决定冠军归属。理论上,阿森纳还有主场对利物浦挽回3分的可能,曼城也可能逼平利物浦。5分差距,瞬间可能消失。英超历史上这类逆转屡见不鲜。回顾阿森纳此前3次英超争冠失利,都不是输在榜首大战,而是在清理中小球队时大意失荆州。如果阿尔特塔有英超夺冠的命数,哪怕落后十几分也能扳回来。
最后,是曼城的“变节”。如果之前两场还不能确定瓜迪奥拉背叛信仰,这场比赛基本坐实他要摆大巴了。这比阿尔特塔是否保守更有炒作价值。谁能想到:作为控球打法的一代宗师,他竟会在失去英超冠军后,从信仰的一极走向另一极。赖因德斯、努里和谢尔基都未必让人产生这种联想,但唐纳鲁马就不一样了。
唐纳鲁马是所有想摆大巴教练的终极梦想。正是他的门前反应,让阿森纳的轮番进攻无功而返,连熟练的定位球战术也奈何不了他。哈兰德狂奔40码接应赖因德斯妙传破门,则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大巴战术的必要性。之前我多次强调:瓜迪奥拉要走出困境,用好哈兰德是关键。不可能花巨资与哈兰德续约十年,却不围绕他制定战术。放弃德布劳内,现在看来就是这个转变的开始。曼城本场控球率不到四成,创下瓜帅执教以来的新低。值得一提的是:曼城之前4轮,控球率超过六成的两场比赛都输了,不足五成的2胜1平。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瓜迪奥拉会全盘接收克洛普的班子了吧?
他不会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