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对自媒体炒作:中超与苏超不应被恶意对立
近期,网络流传部分自媒体发布不实消息,宣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"苏超")已更名为"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"等名称。
扬子晚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江苏省足协副主席、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小湾,他明确表示:"苏超"并未更名,也从未考虑过更名事宜。
这起不实信息的传播,暴露了部分自媒体为获取流量惯用的操作手法:刻意制造矛盾、夸大事实、编造虚假内容。法甲联赛
将"苏超"与"中超"进行对立比较,已成为某些自媒体获取关注的常见策略。一方面,"中超"作为国内顶级职业足球赛事,享有极高的关注度;另一方面,"苏超"作为省级联赛的佼佼者,也具备相当的影响力。
强行将两者关联,德甲联赛制造冲突话题,能够快速吸引双方球迷和公众注意力。这种"互黑引战"的手法在自媒体领域司空见惯,从电子产品品牌的粉丝互怼到娱乐明星的粉丝争斗,操作模式如出一辙。
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苏超)是江苏省最高水平的业余足球赛事,由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主导,英超直播各地方足协协办。今年"苏超"的走红,实际上是民间和社区足球需求推动的结果,现已发展成为在全国都具有知名度和竞技水准的业余足球比赛,为江苏足球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与"中超"这类职业联赛不同,"苏超"定位于业余赛事,两者在赛事层级、西甲直播参与对象和社会功能上都存在显著区别。这种差异并非优劣之分,而是功能互补的关系。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竞争,也不需要通过相互贬低来彰显自身价值。那些为博取流量而制造的互黑行为,对中国足球文化的足球直播培育危害深远。
首先,这种行为破坏了足球发展的健康环境。足球事业涵盖职业足球、业余足球、青少年足球等多个层面,各个层面相互支撑、协同发展,人为制造对立只会损害这种生态平衡。
其次,它误导了公众对足球运动的中超联赛认知。让公众误以为不同级别、不同性质的赛事之间存在对立关系,而忽视了足球运动本身的多元性和包容特质。
最后,它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。为短期流量而牺牲事实真相,最终会导致公众对媒体失去信任,形成"狼来了"的五大联赛负面效应。
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各级赛事的共同繁荣,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抗。职业联赛如中超,需要提升竞技水平和商业价值,成为中国足球的引领者和标杆。业余联赛如苏超,则需要扩大参与基础,欧冠赛程培育足球文化,为职业联赛提供人才储备和群众基础。青少年联赛更是根基所在,关系到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。
只有各级赛事各尽其责、相互支持,中国足球才能构建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"中超"无需通过碰瓷"苏超"来证明自身价值,正如业余足球不需要通过贬低职业足球来突显自身意义。不同层级的赛事共同构成了足球运动的丰富生态,每个级别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。
中国足球需要的是更多实干者,而不是流量追逐者;需要的是建设者,而不是搅局者。停止无意义的互黑引战,将精力投入到真正有利于足球发展的事业中,这才是中国足球最需要秉持的态度。